对放弃礼拜者的裁决
حكم تارك الصلاة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我们感谢他,向他求援助,求他恕饶我们,引领我们,保护我们不受自身劣性及恶习的伤害。真主引领谁,就没有任何人能使他再迷误;他使谁迷误,也没谁能引领他;我作证:除独一无二的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主;我又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仆人和使者。愿清高伟大的真主赐福他和他的家人,众圣门弟子,以及所有凭着正义追随他们的人。
当今有许多穆斯林忽视了礼拜,甚至于部分穆斯林完全疏忽地放弃了礼拜。
今天人们所遭遇的这个考验,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伊斯兰先辈和现代的学者、伊玛目们对此问题产生了分歧,我希望在其中提出部分易行的。
概括地说分为两篇:
第一篇:对放弃礼拜者的裁决。
第二篇:由于放弃礼拜所引起的叛教或其它的行为。
我们祈求清高的真主指引我们正确的道路。
第一篇
对放弃礼拜者[①]的裁决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方面的问题,先辈和现代的学者们对此问题产生了分歧,伊玛目艾哈默德·本·罕百里说:“放弃礼拜就是否认真主,背叛伊斯兰,如果不悔过自新、不礼拜,可以杀之。”
伊玛目艾布哈尼法、马力克和沙费尔说:“放弃礼拜属于作恶之徒,不能断他为否认真主者。”
然后他们之间有产生了分歧,伊玛目马力克和沙费尔说:“法律许可杀之。”
伊玛目艾布哈尼法说:“给予轻的处罚,不要杀之。”
如果它属于争执性的问题,那么,必须把它归于真主的经典及其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圣行(判决),因为清高的真主说:【无论你们争论什么事,都要归真主判决。】[②]
清高的真主又说:【如果你们为一件事而争执,你们使那件事归真主和使者(判决),如果你们确信真主和末日的话。这对于你们是裨益更多的,是结果更美的。】[③]
因为每一位分歧者的辩词都不能作为驳斥别人的证据,又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这任何一种都不比另一种更适合接受。所以必须归于它俩的裁决——清高真主的经典及其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圣行的裁决。
当我们把这个争执性的问题归于《古兰经》和《圣训》的裁决时,我们发现《古兰经》和《圣训》都证明了放弃礼拜属于否认真主,属于最大的否认,背叛了伊斯兰。
第一:《古兰经》中的证据
清高的真主在《忏悔章》中说:【如果他们悔过自新,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他们就是你们的教胞。】[④]
清高的真主在《麦尔彦章》中说:【在他们去世之后,有不肖的后裔继承他们,那些后裔废弃拜功,顺从嗜欲,他们将遇迷误的报应。但悔罪而信道,且行善者除外,他们将入乐园,不受丝毫亏待。】[⑤]
第二节经文——《麦尔彦章》指出:对于那些废弃拜功,顺从嗜欲的人们,真主说:【悔罪而信道,且行善者除外。】指明当他们放弃礼拜,追随私欲时,他们就不属于信士。
第一节经文——《忏悔章》指出:清高的真主在我们与举伴者之间确定了教胞的条件,三个条件:
1. 悔过自新,远离举伴。
2. 力行拜功。
3. 交纳天课。
如果他悔过自新,远离举伴,但是他不力行拜功,也没有交纳天课,那么,他绝不属于我们的教胞。
如果他力行拜功,但是拒绝交纳天课,那么,他也绝不属于我们的教胞。
只有当一个人完全地背叛了伊斯兰,就没有“教胞”可言,“教胞”不会因作恶或不属于否认的昧恩而被驳斥。
真的,在关于杀人者抵罪的经文中,你观看清高真主的言词:【如果尸亲有所宽赦,那么,一方应依例提出要求,一方应依礼给予赔偿。】[⑥]
真主提到的是故意杀人者和被杀者的亲属,尽管故意杀人属于最大的罪行之一。因为清高的真主说:【谁故意杀害一个信士,谁要受火狱的报酬,而永居其中,且受真主的谴怒和弃绝,真主已为他预备重大的刑罚。】[⑦]
当两伙信士之间发生了争斗时,清高真主的言词:【如果两伙信士相斗,你们应当居间调停。如果这伙压迫那伙,你们应当讨伐压迫的这伙,直到他们归顺真主的命令。如果他们归顺,你们应当秉公调停,主持公道;真主确是喜爱公道者的。信士们皆兄弟,故你们应当排解教胞间的纷争。】[⑧]清高的真主确定了调解者和两伙相互斗争者之间的兄弟关系,尽管杀害信士属于昧恩的行为之一,犹如在伊玛目布哈里等人传述的正确《圣训》中所确定的那样,伊本麦斯欧德(愿主喜悦他俩)的传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辱骂穆斯林属于堕落的行为,杀害他属于昧恩的行为。”[⑨]但是这种昧恩并没有背叛伊斯兰,假若他背叛了伊斯兰,就根本不会有“教胞”的存在。尊贵的经文指明了斗争的同时,还存在着信仰上的兄弟。
由此可知,放弃礼拜就是否认、就是背叛伊斯兰的行为,即使他曾经是作恶者或者是犯了不属于否认主的昧恩罪也罢!不能否认“教胞”的存在,就像因与信士相斗或杀害信士,并没有否认“教胞”之意的存在。
如果有人问:“犹如在《忏悔章》中那节经文[⑩]所提到的那样,你们认为可以断拒绝交纳天课者为‘卡费尔’吗?”
我们的回答是:“可以断拒绝交纳天课者为‘卡费尔’。这是部分学者主张——这也是伊玛目艾哈默德(愿主怜悯他)的两种传述之一。”
但是我们更偏重于“不判断拒绝交纳天课者为卡费尔。”然而拒绝交纳天课者应该受到严重的惩罚,清高的真主在其经典中提到了它,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在其《圣训》之中也提到了它。在其中有艾布胡莱赖(愿主喜悦他)传述的《圣训》,先知(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提到了对拒绝交纳天课者的惩罚,但其结局,看他最终的行为,要么是进天堂,要么是进火狱。伊玛目穆斯林在“拒绝交纳天课者的罪行篇”中传述了这段很长的《圣训》,这证明了它不属于背叛伊斯兰的行为。当然,如果拒绝交纳天课者是否认真主的人,他就没有进入天堂的途径。
这段《圣训》的裁决优先于从《忏悔章》里那节经文中所理解的内含,因为裁决优先于内含,这在伊斯兰法律基础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第二:《圣训》中的证据
1.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一个人与举伴和否认之间的区别,就是放弃礼拜。”[11]伊玛目穆斯林在“信仰篇”中引证了贾比尔·本·阿布杜拉传述的这段《圣训》。
2.他又引证了布赖德·本·侯率布传述的《圣训》,他说:“我听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约会就是礼拜,谁放弃了它,谁确已否认了’。”[12]
这里的“否认”:指的是背叛伊斯兰,因为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以礼拜分别信士与否认者,众所周知,否认者的信仰不是伊斯兰的信仰,谁没有完成这项约会,谁就属于否认者。
3.在《穆斯林圣训集》里,温姆塞莱麦(愿主喜悦她)的传述,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将来的领袖,你们认识他们(认识、但不效仿他们的行为),憎恶他们,谁认识,谁确已与他毫无关系(与他所犯的罪和遭到的惩罚无关);谁用心去憎恶他,谁确已平安,但是罪行和惩罚是针对那些喜爱并追随他们的人。”他们(众圣门弟子)说:“难道我们不能杀死了他们?”使者说:“不能,只要他们还礼拜。”[13]
4.在《穆斯林圣训集》里还有:奥夫·本·马里克(愿主喜悦他)的传述,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你们最优秀的领袖,就是你们喜爱他们,他们也喜爱你们;你们为他们祈求幸福,他们也为你们祈求幸福的人;你们最恶劣的领袖就是你们恼怒他们,他们也恼怒你们;你们诅咒他们,他们也诅咒你们的人。”有人说:“主的使者啊!我们不能讨伐他们吗?”使者说:“不,只要他们还同你们一起礼拜;如果你们看见领导人作了让你们讨厌事情,你们可以憎恶他们的行为,但是不要与他们断绝关系。”[14]
最后这两段《圣训》,证明了当领袖不礼拜时,可以向他们宣战和讨伐他们。不允许同领袖争辩,或杀他们,除非是当他们犯了明显的否认主的行为则例外,在我们这里有来自于清高真主的明证,因为欧巴德·本·刷米特(愿主喜悦他)说:“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召见我们,我们就向他宣誓尽忠,他要求我们无论是自愿还是被动、也不论是困难还是容易的情况下都应顺从他听从他的命令,不要与领袖争执,除非有来自真主的明显的证据证明他确已叛教。”[15]
根据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所阐明的,当他们放弃了礼拜,犯下明显的否认时,在我们这里有来自于清高真主的明证,可以向他们宣战和讨伐他们。
在《古兰经》和《圣训》中没有提到放弃礼拜者不是“卡费尔”(否认真主的人),更没有提到放弃礼拜者是信士,提到礼拜的经文是为了证明“认主独一”的贵重——作证:除真主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宰,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及其报酬,它要么是在经文的本身特别提到禁止放弃礼拜,要么是提到在特定的状况下人们放弃礼拜的因素,要么是广泛的,但是带有放弃礼拜就是否认主的证据,因为放弃礼拜是否认主的证据属于特别的,特别的优先于广泛的。
如果有人问:“难道不允许理解为这些证明‘放弃礼拜者就是否认主’的经文,指的是因为否认礼拜是主命而放弃礼拜的人吗?”
我们说:“不能那样理解,因为在其中有两件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一:立法者废除这种描述,提到的是对其裁决:
立法者提到的是放弃礼拜就是否认主的裁决,而不是因为否认礼拜是主命。
确认教胞是根据力行拜功,而不是确定礼拜的主命性。清高的真主没有说:‘如果他们悔过自新,并且确认礼拜的主命性。’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也没有说:‘一个人与举伴和否认之间的区别,就是否认礼拜的主命性。’他(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更没有说:‘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约会就是确定拜功的主命性,谁否认了礼拜的主命性,谁确已否认了真主。’
假如理解这是清高的真主及其使者的目的,那么这种理解确已偏离了正道,因为这违反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所阐明的,清高的真主说:【我曾降示这部经典,阐明万事。】[16]清高的真主对他的先知说:【我降示你教诲,以便你对众人阐明他们所受的启示,以便他们思维。】[17]”
第二:这种描述视立法者没有提到对否认五番拜功的主命性的裁决:
的确,否认五番拜功的主命性就是否认真主,无论他礼拜与否,无知绝不能成为他的托词。
假若某个人礼五番拜功,并且完美拜功的所有条件、要素、当然和嘉义,但是他否认拜功的主命性,没有任何借口,尽管他没有放弃礼拜,他也一定是否认真主的人。
这阐明了把这些经文理解为是指因为否认拜功的主命性而放弃礼拜的人,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放弃礼拜者就是卡费尔、就是背叛伊斯兰的人,犹如伊本·艾比哈提慕在其《圣训集》所引证的正确《圣训》,欧巴德·本·刷米特(愿主喜悦他)的传述,他说:“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嘱托我们:‘不要以任何事物举伴真主,不要故意放弃礼拜,谁故意放弃礼拜,谁确已背叛了伊斯兰。’”[18]假如我们把它理解为是指因为否认拜功的主命性而放弃礼拜的人,那么,在这些经文中特别地提到礼拜就毫无意义了,的确,这属于广泛的含义,包含了天课、斋戒和朝觐,谁因为否认其主命性而放弃了其中的任何一项,谁确已否认了真主,即使是由于他无知也不能作为理由。
就像断放弃礼拜的人为否认真主者需要经典明文作为证据一样,它也需要理性方面的证据。
一个有信仰的人怎么会放弃教门的柱石——礼拜呢?信仰鼓励人们礼拜,要求每一位理智健全的信士力行拜功,争先恐后地履行之;同时,它严厉地警告放弃礼拜的行为,要求所有理智健全的信士当谨防放弃礼拜的因素。同着遵循信仰的要求而放弃礼拜,放弃礼拜者不会有信仰。”
如果有人问:“能否把‘放弃礼拜是否认’理解为否认恩典,而不是背叛伊斯兰?或者能否把它理解为不是最大的、叛教的否认呢?”
犹如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所说:“两种癖性使人们否认了:诽谤血统,嚎哭亡人。”[19]又说:“辱骂穆斯林属于堕落的行为,杀害他属于昧恩的行为。”[20]等等。
我们说:“根据以下几点可以说明这种可能性、这种比较是不正确的:
第一: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把礼拜作为否认和正信、信士与非信士之间区别的界限。
界限区分开被限制的,使其脱离其它的事物。两种被限制的事物水火不容,任何一项都不能容入到另一项之中。
第二:礼拜是伊斯兰的要素之一,描叙放弃礼拜者为否认主,是一种背叛信仰的否认。
因为他毁坏了伊斯兰的要素之一,这不同于别人所犯的其它否认的行为。
第三:还有许多其它的经文证明了放弃礼拜者就是否认,背叛信仰的行为。
根据相互贯通的经文证明,必须判断放弃礼拜者就是否认主。
第四:‘库夫尔’所表达的意义不同。
关于放弃礼拜,他(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一个人与举伴和否认之间的区别。”用冠词‘ال’来表达,证明了‘库夫尔’在这里的目的是真正的否认,它不同于泛指的‘库夫尔’,泛指的能证明这属于否认的种类之一;或者是动词的‘库夫尔’,动词能证明他否认了这种行为,它并不是一般背叛伊斯兰的‘库夫尔’。”
伊斯兰大学者伊本泰易米耶在《正道的需要》一书的第七十页里提到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圣训》:“两种癖性使人们否认了”时,他说:“使者说:‘两种癖性使人们否认了’,意思是:两种习惯使遵行者否认了,这两种习惯本身就属于否认的行为,它俩使许多人遵行之,但并不是所有进行的人都属于否认中的一份,使其成为一般的否认者,最终使其变成真正的否认者。同样,并不是所有进行的人都属于信仰中的一份,使其成为一般的信仰者,直至使其变成遵循信仰的基础和实质的人。否认之间的区别以确指的‘库夫尔’和泛指的‘库夫尔’确定。犹如在《圣训》中所确定的那样:‘除了放弃礼拜,仆人与否认或举伴者之间没有区别’。”
按照这些证据的要求,无故地放弃礼拜者就是卡费尔、就是叛教者,那么,正确的就是伊玛目艾哈默德·本·罕百里的主张,也是伊玛目沙费尔的两种主张之一。犹如伊本凯西尔在其经注中所提到的那样,清高的真主说:【在他们去世之后,有不肖的后裔继承他们,那些后裔废弃拜功,顺从嗜欲。】[21]伊本盖易慕在《礼拜》一书提到这是伊玛目沙费尔的两种主张之一。塔哈维从沙费尔那儿传述的这种主张。
众圣门弟子也是这种主张,不然,并非一个人传述:这是众圣门弟子的一致公议。
阿布杜拉·本·谢给给说:“除了礼拜,放弃任何工作,众圣门弟子都不会认为它属于否认的行为。”[22]
公认的伊玛目伊斯哈格·本·拉海维说:“在正确的《圣训》中提到:放弃礼拜就是卡费尔,这是众圣门弟子直至当今的学者们的主张,无故放弃礼拜者,直至拜功的时间失去,就是卡费尔。”
伊本哈兹慕提到:这是欧麦尔、阿布杜莱哈曼·本·奥菲、穆阿兹·本·杰百利、艾布胡莱赖等许多圣门弟子的主张,他说:“没有任何圣门弟子违背他们的这种主张。”艾勒孟兹利在《喜爱与畏惧》一书中引证了伊本哈兹慕的话,并且在其中还增加了阿布杜拉·本·麦斯欧德、阿布杜拉·本·阿巴斯、贾比尔·本·阿布杜拉和艾布戴尔达易(愿主喜悦他们)等圣门弟子。他说:“除了众圣门弟子,还有艾哈默德·本·罕百里、伊斯哈格·本·拉海维、阿布杜拉·本·穆巴拉克、奈海诶、黑克木·本·欧泰柏、安优布·赛海泰雅尼、艾布达吾德·塔亚莱斯、艾布白克尔·本·艾比希柏、汝海尔·本·哈尔布等等。”
如果有人问:“怎样回答不主张判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的证据呢?”
我们的答复是:“那些证据并没有提出不能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或者说放弃礼拜者是信士,或者说他不会进入火狱,或者说他将进入天堂等等。”
谁思考这些证据,谁就会发现这所有证据不会超出五个方面,与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的人们所引证的并不冲突。
第一:引证不正确的《圣训》,试图找出有关放弃礼拜的根源,但并没有带来利益。
第二: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真正的证据:
例如他们中部分人所引证的经文,清高的真主说:【真主必不赦宥以物配主的罪恶,他为自己所意欲的人而赦宥比这差一等的罪过。】[23]清高的真主的言词:〖ما دون ذلك〗意思是:比那更轻的罪过,并不是除此之外所有的罪过。其证据:谁对真主及其使者造谣,谁就是卡费尔,他犯的不是举伴罪,但是他得不到饶恕。
假如我们采纳〖ما دون ذلك〗意思是:除此之外所有的罪过,那么,它属于概括之门,以特殊的经文证明‘库夫尔’不是举伴,‘库夫尔’是得不到饶恕的叛教罪,即使他没有举伴真主也罢!
第三:概括性的、专门的《圣训》都证明了可以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
例如:在穆阿兹·本·杰百利传述的《圣训》中,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任何一个仆人作证:除真主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仆人和使者,那么,真主就会禁止他入火狱。”[24]这只是其中的一段《圣训》,类似的还有艾布胡莱赖、欧巴德·本·刷米特和欧特班·本·马里克(愿主喜悦他们)传述的《圣训》。
第四:笼统地约束不可能涉及放弃礼拜
例如:在欧特班·本·马里克(愿主喜悦他)传述的《圣训》中,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的确,真主禁止任何因寻求真主的喜悦而说‘除真主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的人进入火狱。”[25]
在穆阿兹传述的《圣训》中,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任何一个人诚心地作证:除真主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那么,真主就会禁止他入火狱。”[26]
虔诚敬意地、真心实意地念诵两个“作证词”的人,证词就会阻止念诵者放弃礼拜,当然,任何人如果履行了诺言,虔诚敬意,那么,他的忠诚就一定会促使他去礼拜。的确,礼拜是伊斯兰的柱石,是人与主宰之间的连带,如果念诵者是真诚地为了寻求真主的喜悦,那么他必须履行使他到达真主喜悦的途径。同样,如果谁是真诚地作证:“除真主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那么,这个真诚就会促使他完成拜功,忠诚地为了真主而礼拜,追随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圣行,因为它属于那个真诚“作证词”的必需品。
第五:提到放弃礼拜的特殊原因
犹如在《伊本马哲圣训集》中提到:侯宰费·本·耶麦尼传述的《圣训》,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伊斯兰将会像衣服上的花纹一样消失——在这段《圣训》中提到——在大地上剩下一些人,老迈体弱者,他们说:‘我们知道我们的先人说这句话:除真主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宰,所以我们也说它’。”税莱图说:“他们不知道礼拜,不知道封斋、不知道伊斯兰的各种仪式,也不知道施舍,‘除真主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宰’这句话对他们毫无裨益。”侯宰费对他的话避而不答,然后税莱图又对他重复了三遍这句话,每次侯宰费都不回答他,但是在第三次,侯宰费面对着他说:“税莱图啊!这句话把他们从火狱之中拯救了出来。”说了三遍。[27]
“除真主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这句话确已从火狱之中拯救了他们这些人,他们曾经放弃伊斯兰的各项法律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他们遵循的都是他们尽力所为的宗旨,他们类似那些在伊斯兰的法律成为定制之前死亡者的状况;或者是类似那些能够胜任地履行伊斯兰的各项法律之前就死亡者的状况,就像在念完“作证词”之后,有能力履行伊斯兰的各项法律之前而去世者的状况;或者类似那些在非穆斯林地区归信伊斯兰者,在他有能力学习伊斯兰的各项法律之前而去世者的状况。
结论:主张“不能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的证据无法与主张“可以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的证据相抗衡,因为主张“不能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的证据要么是不正确的,要么是根本不能作为这个问题的证据,要么是提到的证据不涉及放弃礼拜,或者是提到放弃礼拜的特殊原因,或者是概括性的、专门的《圣训》都证明了“可以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
当凭着正确而又健全的证据阐明了“可以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消除抗拒者之后,必定由此引起对叛教的裁决,阐明围绕这个问题裁决的必要性。
第二篇
由于放弃礼拜等事项而引起的叛教或其它的行为
因叛教而引起的今后两世的裁决
第一:今世的裁决:
1.失去管理权:不允许委任他管理伊斯兰规定的任何事务。由此得知,不能让他照看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或其他的人,也不能把自己的女儿或自己所负责的女子嫁给他。
的确,关于《当许配穆斯林女青年时,伊斯兰对监护人规定的事项》,我们的法学家们(愿主怜悯他们)在他们简明扼要的、或详细论述的著作中说明:“卡费尔没有管理女穆斯林的权力”。
伊本阿巴斯(愿主喜悦他俩)说:“婚约只有凭着遵循正道的人主持才正确。”最伟大、最高尚的道路就是伊斯兰,最愚蠢、最低劣的行为就是背叛伊斯兰。清高的真主说:【除妄自菲薄者外,谁愿鄙弃伊布拉欣的宗教呢?】[28]
2.失去继承权:因为卡费尔没有资格成为穆斯林的继成人,穆斯林也不会成为卡费尔的继承人。因为在欧萨麦·本·宰德(愿主喜悦他俩)传述的《圣训》中,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说:“穆斯林不能继承卡费尔的遗产,卡费尔也不能继承穆斯林的遗产。”[29]
3.禁止他进入麦加及其禁区内:因为清高的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以物配主者只是污秽,故从今年起不准他们临近禁寺。】[30]
4.禁止他宰牲:骆驼、牛和羊等等,一切被规定有合法宰牲条件的牲畜。
因为宰牲的条件:宰牲的人必须是穆斯林或有经典的人(犹太教徒或基督教徒),至于叛教者、偶像崇拜者和拜火或拜日教徒,他们的宰牲是非法的。
哈兹努在其经注中说:“穆斯林法学家们一致公决:禁止吃拜火或拜日教徒、多神教徒、偶像崇拜者和没有经典的人们所宰的牲。”
伊玛目艾哈默德说:“除了异端邪说者,我不知道有任何人会说与此背道而驰的言语。”
5.在他死后,禁止为其举行殡礼,禁止为他祈求饶恕和慈悯:因为清高的真主说:【你永远不要替他们中已死的任何人举行殡礼,你不要亲临他们的坟墓,他们确已不信真主及其使者,他们是悖逆地死去的。】[31]清高的真主又说:【先知和信士们,既知道多神教徒是火狱的居民,就不该为他们求饶,即使他们是自己的亲戚。伊布拉欣曾为他父亲求饶,只为有约在先;他既知道他的父亲是真主的仇敌,就与他脱离了关系。伊布拉欣确是慈悲的,确是容忍的。】[32]
为死于否认真主的人祈求饶恕和慈悯,无论他的否认是因为什么因素,其否认是对祈祷的侵犯,这种祈祷都是对真主的嘲笑,背叛了众先知和信士们的道路。
对于一个信仰真主和末日的人,又怎么能为死于否认真主的人祈求饶恕和慈悯呢?因为他是清高真主的敌人。就像尊严的真主所说:【凡仇视真主、众天使、众使者,以及吉布里赖和米卡赖的,须知真主是仇视不信道的人们的。】[33]清高的真主在这节尊贵的经文中阐明了:清高的真主是仇视所有不信道的人们的。
信士必须与所有的不信道者划清界线,因为清高的真主说:【当时,伊布拉欣对他的父亲和宗族说:“我与你们所崇拜的,确是没有关系的,惟创造我的主则不然,他必定要引导我。”】[34]
清高的真主说:【伊布拉欣和他在一起的信士们,是你们的好模范。当时,他们曾对自己的宗族说:“我们对于你们,和你们舍真主而崇拜的,确是无干的,我们不承认你们,我们彼此间的仇恨,永远存在。直到你们只信仰真主。”】[35]以此实现追随主的使者(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因为清高的真主说:【(这是)从真主及其使者在大朝之日传示众人的通告:真主及其使者对于以物配主者是无干的。】[36]
谁加强信仰的关系:因为真主而喜,因为真主而恨,因为真主而友好相待,因为真主而对立,以便你的喜、怒、友爱和敌视,都是为了尊严真主的喜爱。
6.禁止他聘娶女穆斯林:因为他是卡费尔,根据经典明文规定,不允许卡费尔聘娶女穆斯林。
清高的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当信女们迁移而来的时候,你们当试验她们。真主是至知她们的信德的——如果你们认为她们确是信女,那么,就不要使她们再归不信道的丈夫。她们对于他们是不合法的,他们对于她们也是不合法的。】[37]
伊本古达麦说:“除了有经典的人之外,学者们对其他所有的卡费尔一致公议:不允许聘娶他们的女子,也不允许吃他们所宰的牲。”他又说:“禁止叛教者聘娶信仰任何宗教的女子,因为法学家们无法确定他的信仰,应当首先解决这个问题。”[38]
他在《穆俄尼》的第八册第130页的“叛教者篇”中说:“如果他结婚了,其婚姻不正确,因为他的婚姻不被承认,拒绝承认其婚姻的事项,就是他的信仰所拒绝的,就像卡费尔男子娶了穆斯林女子一样。”[39]
你清楚地知道:禁止与叛教的女子结婚,与叛教男子的婚姻不正确,假如在信仰之后又背叛了,那将怎样呢?!
伊本古达麦说:“如果夫妻的一方在同房之前叛教了,其婚约立即被作废,任何一方都没有继承另一方财产的权利。如果某一方在同房之后叛的教,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传述,其一:立即分开,废除婚约;其二:婚姻立即停止,等待受限期结束。”[40]
又说:“在同房之前,婚姻因为叛教而被废除,这是众法学家们的主张。在同房之后,如果某一方叛教了,伊玛目艾布哈尼法和马立克主张:立即废除婚约;伊玛目沙菲尔主张:立即停止,等待受限期结束。”
这是根据四大伊玛目的一致公决:因夫妻的某一方叛教,其婚约立即被作废。但是,如果她是在同房之前叛的教,其婚约立即被作废。如果某一方在同房之后叛的教,伊玛目艾布哈尼法和马立克主张:立即废除婚约;伊玛目沙菲尔主张:立即停止,等待受限期结束;伊玛目艾哈默德有两种主张,犹如以上这两种主张一样。
伊本古达麦在第640页中说:“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叛教,对他俩的裁决如同对夫妻的某一方叛教的裁决一样,假如他俩是在同房之前叛的教,应立即废除婚约;如果是在同房之后叛的教,应立即废除婚约,或立即停止,等待受限期结束;这是沙菲尔法学派的主张。伊玛目艾布哈尼法主张:婚姻不被废除,因为他俩的信仰没有分歧,就像他俩没有归信一样。”然后《穆俄尼》的作者以着反驳的方式废除了他的“类比”。
由此可知,叛教者的婚姻是不正确的,无论是与穆斯林的男子,还是与穆斯林女子的婚姻,这是凭着《古兰经》和《圣训》的证据而裁决的。由此确定,放弃礼拜者就是卡费尔,也是凭着《古兰经》和《圣训》的证据,凭着众圣门弟子的一致公决而裁决的。由此可知,如果某个男子,他不礼拜,然后他娶了一位女穆斯林,其婚姻是不成立的,因为凭着这个婚约,那女穆斯林是不可以嫁给他的。如果他向清高的真主悔过自新,并且回归伊斯兰,那么,他必须更新婚约。如果是妇女不礼拜,其裁决也是如此。
这与卡费尔在没有归信的情况下的婚约不同,例如:某个卡费尔的男子娶了一位卡费尔的女子,然后妻子归信了伊斯兰,如果她是在同房之前归信的,其婚约立即被作废。如果她是在同房之后归信的,其婚约不被作废,但是等待:如果她的丈夫在她的受限期结束之前归信了,她还是他的妻子;如果她的丈夫是在她的受限期结束之后才归信了,那么,她的丈夫对她没有任何权力,因为由此可知,婚约自从她归信之时就已经被废除了。
的确,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时代,当时的不信道者们与他们的妻室们一起加入伊斯兰,先知承认了他们的婚约,除非是由于有被禁止的因素存在。例如:夫妻双方都是拜火教徒,他俩之间有被禁止的血亲关系,当他俩归信伊斯兰之后,先知为了执行被禁止的因素而使他俩分开。
这个问题并不像某位穆斯林由于放弃礼拜而被断为卡费尔,然后他聘娶了某位穆斯林女子的问题。凭着经典明文和伊斯兰的公议,女穆斯林是不可以嫁给卡费尔为妻的,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即使他原本就是卡费尔,而不是叛教者也罢!因此,假如一个卡费尔娶了某位女穆斯林为妻,其婚姻是无效的,必须把他俩分开,假如他归信了伊斯兰,并且想娶那位女穆斯林为妻,那么他必须以着新的婚约去聘娶。
7.娶了女穆斯林的放弃礼拜者,对于他们的孩子的裁决:
孩子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归母亲所有,因为孩子属于穆斯林。
至于已婚的男人,那些认为不应该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的人们主张:孩子们属于他的,在各个方面都跟随他,因为他的婚姻是正确的。
至于那些认为可以断放弃礼拜者为卡费尔的人们主张,就像在第一篇中所考证的那样,它是正确的主张,我们查看:
*假如丈夫不知道他的婚姻是无效的,或不相信它,那么孩子都属于他的,因为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的同房是被许可的,那么,这就成为了嫌疑的同房,嫌疑的同房跟随血缘。
*假如丈夫知道他的婚姻是无效的,并且相信它,那么,孩子都不属于他的,因为他们都是从水上被创造,谁认为他的同房是非法的,那么,那位妇女对他也就是非法的。
第二:因叛教而引起在后世里的裁决:
1.众天使责备他、痛斥他。不然,会打他们的脸和脊背。
清高的真主说:【众天使将鞭挞不信道者的脸部和脊背,而使他们死去,(并且说):“你们尝试烈火的刑罚吧!”当时,假若你看见他们的情状……。这是因为你们所犯的罪恶,又因为真主绝不是亏枉众仆的。】[41]
2.他将与卡费尔和多神教徒被集合在一起,因为他属于他们其中的一员。清高的真主说:【你们应当集合不义者和他们的伴侣,以及他们舍真主而崇拜的,然后指示他们火狱的道路。】[42]意思是:你们应当集合那些不义之徒以及与他们同类的卡费尔和不义者。
2.他将永居火狱。因为清高的真主说:【真主确已弃绝不信道者,并为他们预备烈火。他们将永居其中,不能得到任何保护者,也不能得到任何援助者。他们的面皮在火中被翻转之日,他们将说:“但愿我们曾服从真主,服从使者!”】[43]
到此结束了我们所谈论的这个伟大的、许多人因此而受到考验的问题。
*对于渴望悔过自新的人们,忏悔之门是敞开的。穆斯林兄弟啊!你当争先恐后地向尊严的真主忏悔,虔诚敬意,因自己过去的行为而悔恨,决心永不再犯,多多地顺从真主。【惟悔过而且信道并行善功者,真主将勾销其罪行,而录取其善功。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悔过而且行善者,确已转向真主。】[44]
我祈求清高的真主,使我们的事业完全端正,引导我们所有的人走上他的正道,他曾赐予众先知、忠信者、诚笃者、善良者的道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真主的贫仆:
穆罕默德·本·刷利哈·艾勒欧赛米
伊历:1407/2/23
艾布阿布杜拉·艾哈默德·本·阿布杜拉
1426年斋月译于圣城麦地那
[①]译者注:这里所指的是完全地放弃拜功,无论是由于什么因素。至于因为懒惰或疏忽等因素而失去部分拜功者,则属于伪信者的行为,他应当立即悔过自新,争取得到真主的宽恕,否则,他将因自己的行为而遭到痛苦的惩罚。
[②]《协商章》第10节
[③]《妇女章》第59节
[④]《忏悔章》第11节
[⑤]《麦尔彦章》第59-60节
[⑥]《黄牛章》第178节
[⑦]《妇女章》第93节
[⑧]《寝室章》第9-10节
[⑨]《布哈里圣训集》
[⑩]清高的真主说:【如果他们悔过自新,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他们就是你们的教胞。】《忏悔章》第11节
[11]《穆斯林圣训集》
[12]《艾哈默德圣训集》、《艾布达吾德圣训集》、《提勒秘日圣训集》、《奈沙伊圣训集》和《伊本马哲圣训集》
[13]《穆斯林圣训集》
[14]《穆斯林圣训集》
[15]《布哈里圣训集》和《穆斯林圣训集》
[16]《蜜蜂章》第89节
[17]《蜜蜂章》第44节
[18]《伊本·艾比哈提慕圣训集》
[19]《穆斯林圣训集》,艾布胡莱赖(愿主喜悦他)的传述
[20]《布哈里圣训集》
[21]《麦尔彦章》第59节
[22]《提勒秘日圣训集》和《哈克木圣训集》
[23]《妇女章》第48节
[24]《布哈里圣训集》和《穆斯林圣训集》
[25]《布哈里圣训集》
[26]《布哈里圣训集》
[27]《伊本马哲圣训集》
译者注:这说明到那时的人们除了“清真言”,对教门一无所知,而不是故意地礼拜,以及伊斯兰其它的仪式。
[28]《黄牛章》第130节
[29]《布哈里圣训集》和《穆斯林圣训集》
[30]《忏悔章》第28节
[31]《忏悔章》第84节
[32]《忏悔章》第113-114节
[33]《黄牛章》第98节
[34]《金饰章》第26-27节
[35]《受考验的妇人章》第4节
[36]《忏悔章》第3节
[37]《受考验的妇人章》第10节
[38]《穆俄尼》6/592
[39]在哈奈菲学派的《麦集麦阿·艾那哈尔》一书的“卡费尔婚姻篇”的最后提到:“任何人与叛教的男女结婚,其婚姻都是不正确的。”1/202,这是根据众圣门弟子(愿主喜悦他们)的一致公决。
[40]《穆俄尼》6/592
[41]《战利品章》第50-51节
[42]《列班者章》第22-23节
[43]《同盟军章》第64-66节
[44]《准则章》第70-71节